支付百科读者小康今天发贴:刚刚看完支付宝的《花呗新版合同》,吓的赶紧关闭了花呗;给大家分享几个搜集个人信息的内容,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看完了支付宝《花呗新版合同》,为了搜集个人信息,支付宝真是无所不用其技,都要疯狂的搜集个人手机号码的余额,通话对象,通话分钟数了。
您同意并授权服务商收集的您的如下信息:
第四条 信息收集、使用、共享
4.1您理解,如果不收集您的一些必要信息,服务商将无法客观判断您的履约能力和意愿,也无法履行法律或监管要求服务商必须履行的一些法定义务(如反洗钱等)。为了依法合规地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您理解和同意服务商可能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获取您的信息:
4.1.1您在申请或使用本服务时向服务商提供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嗯,首先,你的所有信息都先被搜集)
4.1.2收集您在服务商的关联公司和(或)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留存或形成的与本服务相关的必要信息,如您的资产信息、履约信息、日志信息等;(不仅阿里用,阿里相关的,都用,还有你的资产等)
4.1.3收集您在服务商的合作伙伴处留存或形成的与本服务相关的必要信息。如您通过服务商与第三方签署服务协议的相关内容等;(在其他地方留存的信息一样抓过来用)
4.1.4向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资信评估机构或有关法律、监管机构许可的类似机构(以下统称“信用服务机构”)采集您的信用信息和(或)信用报告;
4.1.5向部分政府机构、司法机关及公共事业单位(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积金管理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机构)采集与本服务相关的必要信息,如您的工商注册信息、诉讼信息、社保信息等;(默认公共事业单位也授权,你的社保,公积金等等都被采集!)
4.1.6向其他合法留存您信息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收集与本服务相关的必要信息。(这个其他就范围大了去了)
4.2信息使用
为更好地向您提供本服务,也为了服务商自身的风险防控,以及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您同意并授权服务商在必要时将您的信息用于如下用途:
4.2.1为保护您的账户安全,对您的身份进行识别、验证等;
4.2.2为向您提供适合于您的服务,并持续维护、改善这些服务,对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分析啥,处理啥?)
4.2.3合理评估您履约状况,防控风险;
4.2.4如您未能履行本服务项下的义务,服务商需要通过催收及法律途径解决,因此需要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催收者及司法机关
4.2.5经您许可的其他用途。(鬼知道什么其他途径)
4.3信息分享
服务商承诺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对您的信息承担保密义务。您同意并授权服务商在下列情况下将您的信息与第三方共享(本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4.3.1某些服务和/或产品和/或推广活动由服务商的合作伙伴提供或服务商与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服务商会与其共享并使用您的必要信息;您同意并授权服务商可在支付宝及其他关联公司或合作伙伴平台向您展示本服务相关信息并提供相应服务内容;(你就等着收广告吧,还不知道谁的广告)
4.3.2某些情况下,只有共享您的信息,才能向您提供需要的服务和/或产品,或处理您与他人的交易纠纷或争议,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4.3.3为建立信用体系,您同意并授权服务商向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信用服务机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或其他合法有权机构发送您的信息(包括不良记录信息);
4.3.4当您违反与服务商的约定时,为维护服务商的合法权益,在您的同意下可向与服务商合作的律师事务所、催收公司,及服务商认为可向您传达信息的亲戚朋友、联系人等披露您的违约信息;若服务商与您的亲戚朋友、联系人等关联方存在纠纷未能协商解决的,服务商可能会自行或通过催收公司、律师事务所、法院、仲裁委员会和其他有权机关与您联系,请您帮助服务商或上述机构向您的关联方转达相关诉求,上述转达以您自愿为基础,并不会让您承担任何额外的法律义务或责任;(你差花呗1分钱,你的朋友全知道,以后如何做人?)
4.3.5在各方另有约定前,如您在本服务下有应付款逾期的,服务商可向服务商的关联公司和(或)阿里巴巴集团下属任一公司同步您的逾期状况,由其决定是否暂停或停止向您提供服务;
4.3.6您同意服务商根据有关监管及行业协会的要求,将与本合同有关的信息和您其他相关信息向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和监管信息系统报送,供监管部门使用和您授权查询使用;
4.3.7为了更好地处理您的个人信息,您同意服务商将您的个人信息提供给服务商委托的数据处理者进行处理。服务商对委托的数据处理者资质、能力、合法合规性承担保证责任;
4.3.8为了给满足您某些涉外场景中的交易需求,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的前提下,您同意服务商将您的信息提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相关主体;(境外就是包括日本等。。。。)
4.3. 9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有权机关的要求;
4.3. 10获得您的同意或授权的其他情形。
协议点评作者:聂某人
支付宝方面回应:行业惯例
蚂蚁花呗表示,之所以要申请采集用户的一些信息,是因为把钱借给一个人钱,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先去了解这个人有没有能力还钱、有没有意愿还钱,然后根据掌握到的信息,来决定是不是借给他/她,以及借多少。
花呗称,这是降低风险的常规手法,个人是如此,机构也是如此,在信贷行业,信贷机构需要了解借贷人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才能更好的做出是否借贷及借贷额度的判断。
此外,《花呗用户服务合同》中列举了一些“收集用户信息”的条款,但事实上是,花呗实际采集的信息要远小于此。
蚂蚁花呗称,授权花呗采集的相关信息,将且仅将用在您自己的花呗服务中,未经您授权,我们不会传递给第三方。
以下为回应全文:
支付宝 花呗官方微博:这两天,花呗《用户服务合同》中关于“收集用户信息”的条款引发了一些用户的困惑和担忧,很抱歉让大家产生了误解。
1、我们为什么要申请采集用户的一些信息?
把钱借给一个人前,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先去了解这个人有没有能力还钱、有没有意愿还钱。然后根据掌握到的信息,来决定是不是借给他/她,以及借多少。
这是降低风险的常规手法。个人是如此,机构也是如此。在信贷行业,信贷机构需要了解借贷人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才能更好的做出是否借贷及借贷额度的判断。
在花呗,我们同样需要采集此类信息,以更好为用户提供服务,进行提额等操作。因此会申请用户授权我们来采集相关信息。
2、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信息?
花呗的《用户服务合同》中列举了一些“收集用户信息”的条款,但事实上是,花呗实际采集的信息要远小于此。
我们找相关业务同学了解了情况,原来是他们觉得以后出于风控安全或优化服务的需要可能会扩大一些采集范围,为了避免将来再打扰用户,他们就事先把一些将来可能会采集的信息一起具体列出来了。
现在看来,这种方式反而会引发大家的困惑和误解。是我们考虑不周,抱歉。目前,我们已经对合同条款进行了相应优化。请您放心,我们不会在没有获得您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您的信息。
3、会不会导致信息滥用或泄露?
采集了这些个人信息后,会不会导致滥用或泄露?我们特别理解有用户会有这种担忧。其实,数据的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一直是我们的生命线。
在操作上,我们严格遵循“个人同意”原则,会先进行公开告知,获得用户授权后,才进行采集。在处理中,程序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脱敏。
您授权花呗采集的相关信息,将且仅将用在您自己的花呗服务中,未经您授权,我们不会传递给第三方。
个人信息保护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事情,不滥用信息也是我们最基本的原则。如果有做得不好的,欢迎大家给我们提出意见,我们努力做到更好,谢谢大家
律师:支付公司收集用户信息违反必要性原则
从今年6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成为一大亮点,多项条款都从不同方面明确了对个人信息收集和保护的要求。
那么,支付宝App花呗协议的说明,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在上海茂泰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诸东华看来,这家支付公司的行为无疑属于擅自收集个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个人隐私。
诸东华认为,商业机构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个人明确同意原则、数量最少原则、合理使用原则等。就本案来说,收集个人信息与支付宝本身的业务并不关联,就违反了必要性原则。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不断受到侵犯。诸东华认为,遇到他人收集自己的个人信息时,应当注意只提供跟办理事项有关的个人信息。在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软件(包括App)的过程中,要关注手机、App等选项设置,尤其是隐私设置,应去掉不必要的勾选项,来路不明的App等更应该弃用。
诸东华提醒,面对不必要的信息采集时,可提出异议甚至加以拒绝。并通过合适途径进行反映和投诉,促进社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教程:如何关闭花呗
-
-
在我的界面找到蚂蚁花呗,如下图所示
-
在蚂蚁花呗界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白点,如下图所示
-
在更多界面选择关闭蚂蚁花呗,如下图所示
-
在弹出菜单选择关闭蚂蚁花呗,如下图所示
-
选择关闭原因,点击关闭服务如下图所示
-
弹出确认窗口,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
-
输入你的支付密码,关闭成功,如下图所示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