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香港或将成为“二马”移动支付的新战场。
8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正式发布了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5家首批获得者中,包括归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阵营的支付宝钱包以及归属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阵营的WeChat Pay(微信支付海外版)。
在内地市场移动支付格局基本定型的背景下,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的下发再度让持续扩张的移动支付领域有了开拓空间。而在香港八达通多种业务提前布局的背景下,微信和支付宝在港如何突围也成为最大疑问。
首批支付牌照发放
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内地市场第三方支付牌照收紧的背景下,香港官方却在这个空隙推出了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不但包括当地支付企业八达通、拍住赏、TNG,来自内地的微信和支付宝也都在其行列。
不过意外的是,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TNG(Asia)、HKT Payment的牌照都于当日生效,而八达通则会继续以《银行业条例》下的“接受存款公司”的形式营运,直至其SVF牌照于2016年11月13日生效为止。
相对八达通可以在线上支付、销售点流动支付、P2P转账以及实体卡等四个方面同时布局,支付宝和微信在港业务受到限制。其中,支付宝仅可以开展线上支付,微信支付除线上支付外,还包括P2P转账。
8月26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确实已经拿到了香港支付牌照。不久的将来,香港用户除了可以使用“利是”功能外,未来还可以在便利店及快餐店等商户以微信的方式支付。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腾讯在跨境支付、国际支付及境外收单等多个业务及产品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香港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区域。”腾讯国际支付业务相关负责人早前指出。
同日,支付宝方面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支付宝只能在线上支付P2P转账,但在支付宝布局逐渐完美的情况下,支付宝会向香港相关部门申请,未来一定会实现全面落地。
即使微信和支付宝遭遇诸多限制,但多位人士认为,香港开通首批支付牌照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发放首批牌照标志着香港的零售支付发展进入新阶段。香港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则表示,计划可于2016年11月13日前批出第二批SVF牌照,这之后可能发出更多牌照。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香港立法会通过了《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之后,关于发放牌照的消息就不时传出。而金管局主管李树培去年就曾透露,潜在申请(牌照)公司约有26家,主要是内地的营运者。而且,不意外未来会有愈来愈多内地公司来港申请牌照。
新一轮竞争即将开始
国内移动支付企业其实早已经在香港有所布局。而此次首批支付牌照落地,无疑成为了新一轮移动支付行业竞争开始的导火索。
最早布局香港业务的是蚂蚁金服的支付宝。
资料显示,支付宝最早在2007年开始进入香港市场,是香港人在内地网购最常用的支付平台。数据显示,有近1/4的香港市民使用过支付宝服务。
截至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线下实体店铺开通了支付宝付款,范围涵盖百货、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题乐园等场景,而随着牌照的落地,支付宝的拓展速度将进一步提速。
而后来者腾讯旗下的微信也不甘示弱。
今年3月份,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香港市民习惯使用八达通卡这一功能强大的支付手段,其移动支付事实上走在了前列。而且香港拥有强大的IT能力和金融管理能力,在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此次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的落地,无疑让移动支付市场再度获得新的空间,而支付市场新一轮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即将开始。”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说。
但面对本地八达通的先天优势、拍住赏此前在香港方面的布局,以及在出租车行业份额稳固的TNG 电子货币包,支付宝和微信将如何在香港破局,无疑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香港八达通可以提前布局多种业务,但在电商等方面还是有很多限制。就看正式实施之后,双方如何布局业务了。”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直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其实近几年,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都纷纷开始开展深耕战略。今年上半年,各家企业已经到了深挖场景阶段,不排除未来支付宝和微信将用户从中国内地赴港游客拓展到香港本地用户。
首次拿到香港移动支付牌照的微信和支付宝,接下来将如何与“本土派”激烈竞争,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