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行疯狂下发罚单、网贷存管业务恐遭暂停,第三方支付正遭遇多事之秋。北京商报记者统计,近一个月以来,央行已经下发了7张罚单,其中有3张罚单超过1000万元,对于行业平均利润才5亿-6亿元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巨额罚单的震慑力不言而喻。在分析人士看来,对于利润薄弱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未来不仅需要整顿现有的业务,在业务发展模式上也需要寻找创新点。
新一轮“清查风暴”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在今年监管层“清查风暴”范围内。今年以来,监管层不仅频繁下发监管文件,还对部分支付机构采取了巨额罚单的“酷刑”。
7月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大事频发。包括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自7月1日正式执行;7月末,央行原则上通过成立网联平台整体方案的框架,计划今年底建成。建成后,所有第三方支付都将通过网联平台进行;8月初,央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完成二维码支付业务规范的制定,正向会员机构征求意见;8月12日,首批27家支付机构均得到续展,但部分机构的部分业务有所调整。除此之外,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下发了7张罚单,其中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以及易宝支付有限公司被罚金额超过了千万元。巨额罚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巨大的影响。据了解,第三方支付行业平均利润也才5亿-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1月以来,被央行开过罚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有18家。
存管模式恐被暂停
此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靠收单手续费、备份金利息、预付卡和平台建立带来潜在收益,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不少支付机构开始将精力放在网络支付上,线上支付手续费也成为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帮助网贷平台提供资金存管业务带给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少生意。然而,由于监管层要求网贷平台的资金必须由银行存管,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存管业务恐遭暂停。
特别是日前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八)提到: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现行的“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存管模式也备受质疑。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该意见稿要求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意味着所有环节均需要存管银行来完成,变相宣告了联合存管模式此路不通。其实,按照《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信托、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的相关要求,联合存管模式此前也是存在合规瑕疵的,处于一种灰色地带。
利润薄弱缺突破
然而,除了创新业务恐被暂停外,怎么突破利润薄弱难题也是摆在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前的一道坎。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一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占比前五的分别是:支付宝占比43.3%,财付通占比20.1%,银联商务占比11.1%,快钱占比7%,中金支付占比5.1%。整个市场份额中,前4支付巨头就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剩下约20%的份额由200家中小型支付企业抢食。薛洪言透露,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盈利的是极少数,行业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平衡市场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速推动行业的并购整合,使得行业商业模式本身可盈利、可持续。
在他看来,从目前大资本频频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趋势来看,支付业务与理财、借贷等其他持牌金融机构联姻或作为基础性功能整体并入大的互联网金融集团是比较可行的选择之一,支付业务本身不盈利,但可通过理财、借贷等业务实现集团的整体盈利。当然,前提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和客户权益保障机制,清晰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