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其实我个人感觉还是很悲观的,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局面并不是我们当初想做的方向,我感觉路走歪了,去年我差不多一年在国外,走了不少国家,想了不少问题,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路走的不太对。
互联网金融的路走歪了
第一:赚钱和值钱的问题
关于互联网金融,我应该说国内相对来说最早进行业务运营尝试的个人了吧,我在07年的时候就发现市场有一个机会,就是各家银行对于客户的标准是不同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尝试着成立一个网络金融机构,叫贝朋网。主要就是想让大量的中小企业把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模式、财务数据等等基本情况都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汇集上来,然后我们在后台根据我们自身对各家金融机构的理解,进行在线业务分发。
这样的话,我们自己觉得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企业客户降低成本的同时进行效率的提升。使得他们再也不用一家家去找银行,省了很多时间成本,复印文件成本和请客吃饭成本。
做倒最后我们发现这种业务模式可以赚钱,但是他可能并不值钱,因为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之所以能成为商业模式,第一肯定是能规模化,其次是可持续。我们这个模式,第一不能规模化,因为对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发都建立在我们自身对银行,对客户的深刻认知基础上的,这种理解需要很强的银行信贷经验的积累,而且还要不断的能跟着形式的发展,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己,显然这种能力是很难背规模化的,也非常难以持续,所以,走到最后就会发现这个商业模式很难成立,这个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们对类似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太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我们自己经历过,尝试过,有过深刻教训。
规模化和可持续性,一直都成为我们后面看商业模式的很重要的两个点。许多东西吧,他能赚钱,但是他一定不值钱,相比之下其实都很好,但是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更喜欢值钱的商业模式。最后我们把这个网站给卖给一家担保公司,期望通过担保的方式来实现业务的可被持续规模化,只是很可惜,没能等到互联网金融的大风暴的来临。
这是第二个教训,任何一个事情,不要做的太早,世界上并没有对的错的事情,只有合适的时候所与之相匹配的合适的事情,同一件事情,做早了可能是违法,做的差不多刚好,就是创新。这个是现实你要承认,八十年代未婚同居,会被枪毙,现在算啥事呢?所以,我一直觉得风口论一定是有道理的,至于到了风口能不能飞到更高,那就看等到风口的那拨人之间互相博弈的问题,没到风口,你在能干其实都不行,放最后我们谈这个话题。
我们唯一觉得那段时间给我们有一些对未来积累对事情,是在那期间,我们请了一家叫罗兰贝格的公司,给我们做全球网络金融的梳理,期望通过对当时的国外的公司的梳理分析来给我们一些方向,当时的网络金融,全球都刚起步,lendingclub还在做facebook上的社交贷款,也做的很差,wonga也刚开始起步,还有一家英国的特别有名的公司,估计现在都没有了吧,叫supermoneymarket,是我们当时最看好的公司,我们当时分析了十几家公司,现在绝大部分都还不错,只是很遗憾我们最早看到了方向,却没能坚持到最后。于是就离开了这家公司。
因为自己没做好,但是却又觉得这个行业是个机会,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于是我就告诉自己,你做不成是因为你太不能干了,水平太差,哪怎么办呢?哪就找到能干的人,水平好的人,去帮助他们,然后让他们带着你成功,投资本质是一个承认自己不能干,然后才希望别人能干带着你发财的过程,千万别觉得自己能干,因为你太能干了,你就什么事情想着自己干了。
尤其在互联网上更是如此,我很多次跟一些牛逼的大公司聊天,他们都跟我说,这么个简单的模式,我们花个十万二十万就做出来了。呵呵,基本一听就是大傻逼的逻辑,淘宝的超市模式的网站,我个人感觉二十万不用就能买个模版,嘀嘀打车的软件开发估计也就几十万块钱,就给做起来了,但是,但是问题是你做了个网站,就代表你会成为淘宝,成为嘀嘀打车了么?很可笑。凡事都想着自己干的人,都是把自己想的太牛逼了。你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什么都做的好呢?卖的好电脑,以为自己就卖的好手机。开得好线下的大卖场,以为就做得好互联网电商,都是这种典型的傻逼逻辑,可笑的是这样的老板其实很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资了一些想着看上去还不错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但是走到今天其实我个人感觉还是很悲观的,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局面并不是我们当初想做的方向,我感觉路走歪了,去年我差不多一年在国外,走了不少国家,想了不少问题,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路走的不太对。所以,今天跟大家扯扯我们自己的看法。
第二: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及监管一些看法
我春节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回顾三年多的互联网金融文字,主要核心思想就是互联网金融在过去三年走了歪路,被资本推上一条纯粹走规模和用户数道路,而不是真正走到一条进行有效风险定价的道路。
金融的核心我一直在说,关键是要着力点在于如何解决金融风险的问题,而不是吸收资金发放贷款的问题,从我自己感觉吸收资金和发放贷款都不是什么能力,只要你胆子大,规模是很容易起来的,但是如何保证吸收的资金,放了贷款出去之后,能收得回来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互联网不能在这个收回来的点上下功夫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我个人感觉都是耍流氓,我最早说过,任何一切不以风控为核心的创新,都是耍流氓。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很可惜,我们走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互联网金融在这里有太多的创新点。走到今天,陆续出现的各种违约跑路事件,就是对这种走错了方向的一种市场惩罚,我相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事件出现,怎么看这个事情呢?我觉得涉及到怎么看监管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监管是必须的,显然现在已经是共识了。关于这点,其实我在2012年写过一篇文章给监管层,我的意思是全球就不存在一个不约束金融监管的国家,没有一定清晰的规则和边界,鼓励金融野蛮生长,最后的结果是一地鸡毛,与国家不利,而对真正有心创业创新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好人给坏人买单,什么创新都可以鼓励,唯独金融创新需要审慎,因为他对周边行业对国家经济的负面作用太大。
金融是个杠杆行业,他的本质是杠杆,确切说只要玩金融就必然是借别人的钱去放贷或者投资的过程,你如果拿自己的钱去创新也好,去被人骗也好,关我屁事,但是你拿了别人的钱,老百姓的钱去放贷款或者坐投资,赚了大钱是你的,亏了钱就让老百姓去承担,这种创新,其实本质就说耍流氓,如果还鼓励这种耍流氓的事情,那国家存在的意义在那里呢?
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就是因为约束强者保护弱者,让社会有一定的规则让大家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生存么。不约束强者,弱者就会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最后的结果就是抱着强者一起死的节奏。这种创新是没用任何意义的。
我们很多经济学家,其实都不是金融学家,让他们讲宏观经济可以,讲理论可以,反正所谓宏观经济本身就是个扯淡的学问,你去唱空经济,是专家,唱多经济,也是专家,你看谢国忠专家,唱空了中国房价二十年了,不一样还是经济学家么?
所以,反正随便扯上几句,自圆其说就行了,说民营银行的钱都是自己的,你不用管,这种典型没用金融常识的人都可以是经济学家,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是经济学家呢?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金融是个有对错的地方,有既定规则的领域,对错是可以说得清楚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被逻辑推演,或者至少是有常识的地方,这个领域应该听听真正专家的意见,少听忽悠的意见。过去的说法是法不禁止即可为,针对非金融领域可以,但是针对金融领域一定是不行的,因为当错误发生的时候,是全民为你买单的时候。现在其实就是埋单的时候了。所以,我一点想说的是金融监管是必须的,不用质疑的,关键是怎么管的问题,是你怎么逐步推行监管的问题。
第二点我想说的其实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已经是错过了最好的监管的时间点了,你刚开始的时候不监管,等到了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在去硬性一刀切的监管,我个人感觉带来的危害会很大,我们说监管从来不是目的,他只是手段而已,通过监管是为了让市场更好,任何为监管而监管是没意义的,带来的问题是市场不是更好了,而是更坏了。
例如,去年的股票的去杠杆,要求在两个月内强制性的完成,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只能大面积的出问题,跟爬山一样,人家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爬上了五千米的山,结果你要求他一个月内要下去,怎么办呢?只能跳崖了,还能怎么办呢?
我这次在美国走了很多地方,也跟很多金融机构聊天,其实我还是很欣赏美国的监管方式,大家可以去看下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美联储为代表的监管机构所作的一系列的处理危机的办法,至少是按照市场化规则,逐步的缓慢的采取博弈的方式来解决的,用了这么多年去杠杆化,差不多到了相对合理的水平,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出了问题之后,要解决问题是个细致活,压根不是一个行政化,运动化的方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不现实也不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整个社会为部分人的错误买单的结果就是这么出来的。
一样的逻辑我个人感觉,我们当前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的所谓的整顿,也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规模起来了,这个时候如果简单直接一刀切,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可能也是釜底抽薪,金融业是一个流动性主导的行业,再好的金融机构,再牛逼的金融机构一旦失去了流动性,那么最终也就是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很早的时候说,只要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最终定性为金融机构,那么他就跟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关键的关键就是流动性的风险。
我很早前写过一篇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文字,里面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点就是金融机构要更注重资产负债表,比简单的看利润表要重要。JP摩根大概用十亿多美元就把拥有85年历史、在美国排名第五的贝尔斯登投资银行收到麾下,光贝尔斯登那幢总部大楼据说就值12亿美元。他们之所以能够拣到这样一个便宜除了美国政府部门拔刀相助之外,更主要还是因为贝尔斯登在48小时内迅速崩盘导致的,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它真的需要崩盘,而仅仅是因为人们怀疑它可能要崩盘。这正是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
有本书叫谣言害死熊,里面提到基于对贝尔斯登的不信任,在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而一股脑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几乎是按照字面含义在“一夜之间”径直滑到了破产的边缘。这完全就是一部关于现代金融体系的教科书,它无比生动地阐释了1个道理:支撑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心目中的信用。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用不再,再高的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速度甚至比911中的世贸中心还要快。
贝尔斯登的市值最光鲜的时候为200亿美元,在和中信谈判参股之际为135亿美元,仅仅过了1个周末等到星期七摩根大通报出收购价之际已然只剩下血淋淋的2.4亿美元。谁说资本市场靠谱贝尔斯登跟谁急,只是急也白急。
问题的实质是:金融机构为了博取高额利润近年来过度地通过金融杂技为本来不应得到贷款的人提供贷款,由此而产生的风险通过层层包装被隐藏起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看懂包装纸下面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意识到包装纸下面可能是一堆没有价值的垃圾、甚至是1个一触即发的地雷区,并且很快地把这种担心在市场中传播出去。
我们或许可以得出1个结论,那就是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只看它的税后利润,也不能只看它的账面价值,同时还要看它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风险系数,无论同这些资产对应的账面价值是多少。而其实账面资产的价值直接相关的就是流动性风险,足够 流动性的时候,价值上升,流动性不足的时候,价值就会大面积下跌。所以当前如果互联网金融监管不进行很好的平衡,那么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将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无论是监管和从业者,都不允许存在所谓的自欺欺人,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别到现在还在说什么信息中介,信用中介。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绝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本质就是金融机构,这个是现实,不需要否认,是就是呗,有什么好否认呢,问题就是定性金融机构之后,考虑的很多问题就是作为互联网化的金融机构怎么管的问题。
第三,在当前监管也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时候,创业者怎么办呢?我一直觉得吧,这个世界你去想明白别人是很难的,尤其是监管层需要平衡的东西,太多,金融问题看上去是金融层面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他的许多问题都不是金融层面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放到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是因为政府永远不是无限资源拥有者,政府研究的问题是有限资源情况下最大限度平衡的问题,不是简单解决了金融问题,就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一样,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他也需要平衡。这个时候,对错就很难简单下结论了。
这个时候,你去简单揣测监管怎么看,怎么想,我个人感觉都很难,那么你怎么办呢?其实我个人感觉,唯一能做的是多想想自己,你要做个好人,不要想着利用金融坑蒙拐骗,不要有不好的想法,真的是想着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那么监管在任何时候来临,你都不用怕,也就只能如此这么看监管的问题了。至于监管细则的很多事情,我也不多讲,我毕竟事行业外人士,讲不了太多的事情,这里就不扯了。
在这里顺便吐槽下,我们之前的监管相对模糊,之前监管意见划了个红线说不能非法集资、不能做资金池,事实上,都是没有做过实际信贷业务,凡是兜底的商业模式,必然会有资金池,这个是非常简单的逻辑的,任何一个市场都会有违约,但是违约之后,你要兜底、兑付,怎么办?第一拿盈利垫付,第二拿资本金垫付,这两个都不行,怎么办?那就只能骗别人的钱来还了。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是这三块业务是混在一起的。你是分不清楚的。于是资金池就是必然出现了。
所以凡是兜底的商业模式,没有违约的商业模式走到最后就是不断地骗更多的钱还前面的商业模式。这是常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都在干这样的事,那监管的说不能有资金池,下一步怎么玩呢?
第三个问题:中美金融的一些简单比较
我个人感觉我对美国的互联网金融也就是所谓的finteck,也算比较早就看的很明白的,我三年前就跟人打赌lendingclub这样的公司永远不会颠覆传统机构,而且也不太会有很高的估值,对美国的六大类所谓的finteck都不是特别的看好。
现实其实也是,最近美国的finteck最近面临的很大的挑战,估值都在不断的下降,其实都是在预料之中,不要去膜拜美国,两个国家的各自基础环境都不一样,很多事情别想着造概念,概念最终是需要落地的,你设计图在美好,你发现最后落不了地,落地之后发现很丑,那一样被人砸死的格局。美国所谓的硅谷派,华尔街派争斗了很久,最终发现其实还是华尔街派说了算,你硅谷故事讲得在好,融资额度再多,最后华尔街那帮分析师就问一句,你赚不赚钱,不赚钱,就调低预期,卖卖卖,就这么简单。
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我个人感觉很快崩盘,为什么啊,因为绝大部分都不赚钱,都创造不了未来,老钱烧完了,新钱跟不上,最终就泡沫破裂了,一地鸡毛的格局初现了。
我们大概看看美国的finteck的大概分类格局:第一类是底层类支持平台,例如支付,squad;levelup;fico;等等,还有就是中小企业贷款公司;ondeck;kabbage;学生贷款:sofi;commonbond;个人贷款平台:lendcingclub;prosper;财富管理公司:batterment;wealthfront;然后就是各类众筹平台,以及一系列的社交投资平台,例如motif等等,基本上就这几个格局,跟国内其实是总体分类是很相像的,也差不多,很多人说国外是所谓的技术创新为主,事实上在金融业上也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创新,也都是应用模式和市场需求的创新。都差不多,但是相对于国内而言,机构数量并不多。
中美的互联网金融都是差不多的格局,真正平台模式的并不多,大概就是两三家,其他都还是网络贷款模式。前者是撮合业务,后者是利差业务,这个跟国内其实也是很像,国内只是把所有的网络贷款公司都称之为p2p,这个是约定俗成的关系,本质而言国内真正意义的p2p公司并不多,跟美国一样,也只有一两家机构,原先仅有拍拍贷,现在多了一家借贷宝。相对而言,后者是更纯粹的信息中介平台。所以事实上就是真正讲所谓信息中介定义的话,国内跟美国一样最多两三家公司的机会,是不可能被普遍性存在的。
那么什么是P2P呢?我一直拿婚姻介绍所当例子,本质的P2P就是一个婚姻介绍所,大家到一起搞活动,把你们凑到一块儿,你们自己去勾搭,勾搭到谁就谁,结婚、离婚都是你们的事,我只是帮你办手续,仅此而已。真的要离婚时给你劝解一下。中国的P2P是什么呢?是他来给你兜底,他确保你来我这里,一定能找到人,找到人之后确保不离婚,离婚了他兜底。本质上而言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模式。
这里可以讲讲我什么p2p模式很难生存,相对而言美国的底层环境更容易出一些平台模式,哪怕不是平台模式的网络贷款机构,事实上也是不用对他的投资人的亏损负责的,那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跟金融环境有关,跟监管无关。美国典型的是B2C、B2B,美国出资的主体机构,机构意味着两个更好的点,一个是可以容错,也就是说可以承担亏损,亏了以后他也无所谓。他可以把钱放在不同的资产上进行有效的配置,他允许有些地方有损失,保障整体就可以了。第二,机构专业且经济。
这个怎么理解?机构来看问题,毕竟比老百姓看问题看更准一些,因为有能力做更多层面的调研。然后他也经济,因为他看了以后投就投一千、两千万,这个时候发现很划算。收益能覆盖成本。
但是,个人投资呢?第一不容错、第二不专业、第三不经济。第一不容错是个人的钱都很辛苦赚来,所以亏了以后无法承担风险,亏了以后就去游行静坐,其实世界上是没那么好的事情,好了,你赚大钱,亏了你要闹事,那里有那么好的事情呢?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你要接受,但是作为个人很难,因为你的钱赚得很不容易。
第二是个人不专业,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银行,自己都不敢说对风险有评价,一个老百姓说看项目评价比我们好,我也不相信你能评价得出来,绝大部分都是扯淡,然后简单的相信平台就完事了。
第三是不经济,总共投了十几万块钱,最后一共赚了几万块钱,最后自己调研、承担风险,根本就不划算,也没有必要。凡是C端主导的市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出现以上三种情况。
所以,中国的平台不得不走到担保兜底的路上来,投出去你给我担保,不担保就不投你。中国的P2P最开始可能都是想做平台,做到最后不得不做信用担保,也就意味着你不是平台机构,是信用机构,这是和中美所处环境不同所导致的极大差异。我觉得中国目前为止不具备做正规意义P2P的基础和条件,因为我们目前的投资人都以个人为主,而美国80%-90%的投资人都是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中美P2P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不是一个监管的问题,不是说监管出一个管理办法,大家必须做信息中介就可以了的事情,一定有社会基础的,所以我觉得跟监管是否要求无关的。
第二个问题,一旦从信息中介变成信用中介时,是否具备可持续的规模化能力。这个观点在宜信的宜人贷上市时就提到过,凡是带有风险的商业模式一定不会获得高估值,为什么呢?第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因为金融机构的特征本质是资本约束的,你赚更多的钱,都是需要更多的资本金才行的,所以他的资本回报率是不会高的。这个逻辑非常清晰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是金融风险的不可测。前几天有人在我微博上留言说,他拿温州的按揭和信用卡来跟我举例证明资产的优秀,我直接骂一句傻逼就拉黑了。
所有聪明的人和不聪明的人,都喜欢把过去当成未来,或者把当下当成为来。事实上,过去和现在永远不代表未来,人类都在不断颠覆和变革中前进。
我们回头看,三年前,四年前,浙江很多银行的违约率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不到1%的坏账水平,但是就能用这个数字来推演浙江的企业资产很好么?恰恰实践证明了曾经傲娇的浙江企业,在这几年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过去的数字永远说明不了问题,现在优秀的所谓个人资产端的数据,其实压根也说明不了问题。
所有的风险都如同地震一样,蕴蓄在地下你看不出来,但是他所有的不出事都是为了某一天集中性的爆发的,而一旦爆发之后,就把你过去所有的不出事都给抹掉,这个就是金融风险的典型特征。
所以,在金融业里,你说自己风险很低,其实是没人相信的,哪怕再好他也不相信,实在是没有办法相信你。当年次贷危机时,真正意义卷入次贷危机的是花期,但是包括富国、capital one别的实际上都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市场上不信,所以他们的估值也掉了很多。
所以说在信用风险方面,你是很难证明你管钱或者兜底能力、控制风险能力比别人强,所以你看全球的金融机构的估值体系都不高,PB在一倍左右,为什么呢?因为信用风险不可测,你现在再好,都不能代表你未来会更好。
其实,这几年我看了听多少傻逼的,几年前的银行业,天天有人骂他们暴利,现在呢,天天骂他们傻逼,亏这么多,其实说他们暴利的人和说他们傻逼的恰恰都是同一批人。他们根本不知道信用风险不是靠个体玩得转的,系统性风险远高于个体性风险。在市场整体能赚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怎么借钱给别人都大概率能还钱的,我们以前借钱给别人,欠条都不用打,人家都会还你。现在呢?别说打欠条了,老婆小孩抵押给你,都照样跑路,因为他没办法赚钱,哪怕你信用再好,不一样还不了钱呢。所以,决定信贷行业生命的压根不是个体能力,而是周期性风险。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