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周泽平
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
“互联网+”现在火得不要不要的,很多人都能认同政府/行业/公司等组织应该自我颠覆求得生存,但对于自己,人本身,却缺少一点自主意识层面的敏感,更多是被动地享用互联网福利。本文以系列小故事讲一种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最实用的“互联网+”...
大二的某个中午跟师姐在学校附近美食街吃东北饺子馆,我聊到了最近学编程学得有几个意思,师姐的饺子夹到嘴边,顿了一下,很熟练地说:“听说过产品经理吗?这个不用编程也可以进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不用编程!还是经理!”
简直屌炸天。虽然这种说法后来在网上到处被黑,但确实是我选择互联网事业的起点。
适度的泡沫果然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接下来的阶段我称为“联网1.0”
嗯,互联网信息。
从做事情的角度来讲,这些几乎没有任何卵用;但用乔布斯的话讲,所有经历几乎都不会没用,它们就像一个一个点,终将连成一条线。
于是有了第二个阶段,我称为“联网2.0”
没吃过猪肉还不能见过猪跑啊,虽然还没实践过互联网产品,但我可以体验互联网、讨论互联网啊。正如我不知道网络那边是不是一条狗一样,和我讨论淘宝应该怎么设计、腾讯是怎么回事的人,估计也不知道这边是一个只读了几本书啥也不懂的大二学生。
嗯,互联网沟通。
但就这么一来一去的交流,还是比单纯看书有了更好的体会。那时候很经常泡知乎,如饥似渴地看着各种回答来解决内心的焦虑迷茫。好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最切身的问题,跟大学生活有关的很多疑问,在知乎这里却罕见好回答。再找回每个大学都有的论坛,发现传统的论坛形式已经水得泛滥,完全无法提供高价值内容。以上种种学习积累加上一个切身需求,对于互联网的洪荒之力终于找到了个宣泄口,我要做点什么。
下个阶段,我称为“联网3.0”
我要做一个大学生社会化问答社区!大学校园版“知乎”!
但是我是产品经理啊,不懂技术也不会设计啊,帝国某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离本校隔了有50分钟3条地铁线,连找个伙伴合作的可能都很低啊。抹掉眼泪,幻想一把美好的未来,再看一部Facebook创业史《社交网络》,忍了,回过头重新学编程。
一边学写代码一边在脑子里构建网站蓝图,一边搜索着各种各样相关的信息。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大概表达的是“真正做事业的人是不能计算成功概率的”,做下去是唯一的选择,当我在漫漫网络上偶遇一份源代码,信息结构几乎跟知乎一模一样的时候,我心里一定喊过这句话。
我说要做个知乎型网站,世界上就有了个知乎型源代码。
那是一个明媚的下午,我发了个链接给好友们:“呐,这是我新做的网站,为了一个牛逼的理想!你赶紧来注册,帮我内测内测。有什么建议尽管提,我们互联网行业最讲究快速迭代,马上就会改到完美的!”
酷炫屌炸天有木有。
产品结构算比较简单,但这是一个典型的“内容运营型产品”。需要大量的内容啊,我凭着之前泡网络积累的知识每天写答案;知识穷尽了之后,一边学着也去写答案。有个妹子提了个关于《何以笙箫默》的问题,我一晚上就把书看完第二天开写答案,只为撬动一点互动量。
然后是营销,我突然发现营销比产品还好玩,因为不止技术不用会、设计不用懂,连PRD都不用写了!关键是学了啥马上就能用上。
虽然网站最终失败了,但过程还是相当美好的,互联网的力量让个体发挥出远超想象的能力和声量,像杠杠一样撬动网络上牛人群体连接自己,互相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帮助。
嗯,互联网群体。
凭着上面这些经历,毕业后如愿到了某移动互联网上市公司上班。
聪明的你已经知道,上面的三个阶段有层次之分,对应的基本就是互联网发展的几个阶段。我做这些事情时身在其中,并没怎么自我意识,只是凭着热情和直觉就动用了互联网的力量。但过后总结起来并主动应用于实践,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新方法论:
我称之为“互联网+人”
现在都流行造新概念,听起来很空很装逼,所以我还是继续从小故事讲起。
前面说毕业后到了某移动互联网上市公司上班,我负责一款手机桌面的海外产品运营。此时该产品已经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榜单第一,用户数两个亿,进一步发展遇上了明显的瓶颈。同时公司发起大规模的架构调整,我的总监、老大和一些工作伙伴相继离职,真正见识到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之快,变革之激烈。受到种种因素的刺激,我开始给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期望获得更合适的发展路径。
当时组合了自己几个兴趣关键词:互联网、国内市场、营销、社交,很容易就得到了目标职位:社会化营销;经常泡微博的都知道,杜蕾斯这一块玩得最666,所以很容易就得到了目标公司:杜蕾斯的乙方环时互动,在北京。
我没相关学历也没经验,我离北京好远啊,但还是得证明自己。我的创意是:通过互联网快速“学会”创意文案并在知乎社区里作答“直播”出来,让应聘创意职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意。这是主动应用“互联网+人”方法论的一次:
1、用互联网找到最合适的资料书籍,找到公司老板;
2、把自己连上网,让别人可以沟通;
3、创造群体作品:输出的不止是我的文章,而是综合了社区多位用户参与的一项问答,带着实时进展的整体作品;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成功了(虽然最后只呆了两周,但受益实在匪浅,对环时老金实在感恩)。具体过程在这儿:学习一个新领域知识的最佳方法和最快时间各是什么?以写文案为例的快速实践
“互联网+人”是这个时代的生存之道,关键是有意识地让自己数据化
虽然作为一个90后讲生存之道有点大言不惭,但是!自己装的逼哭着也得装完...为了保证我们说的词汇代表的是同个东西,我先阐述一下对互联网的理解,争取给出一个最简洁清晰的表达:
互联网的根本是连接,本质是信息产生和流动的变革,方式是将现实世界数据化、并让数据与数据之间高效互联。
迄今为止的三个主要阶段:
1、单向连接:用户只能从网上查阅和下载一些信息;
2、基于PC的双向连接:用户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用户沟通,相比现实生活可以去掉一些中间环节提升效率,开始出现网络效应。在PC时代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等,连接没有大面积渗透进生活,没有形成太广泛的人群,总体上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我们的生存环境主要还是现实生活;
3、基于移动设备的群体连接:每个人、每时、每地。直接等同于人类多了一个器官,每个人的这个器官还是时刻互相连接的,自然而然形成巨大的虚拟群体,其产生的力量可以远超现实社会。可以想象,我们的生存环境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了这个虚拟世界里,生存规则改变了。
参考阅读: 《失控》《必然》
广泛连接更加强了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成为“互联网+人”的强大能力:
1、大数据:每时每刻每人每个维度都连接到虚拟世界上,数据量会变得非常庞大,数据就是虚拟世界里的生命;
2、云计算:为了处理这些庞大的数据,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可能做到每个个体都拥有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这种能力最终成为一种公共服务,同大数据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去调用,应用于自己的项目。
参考电影:《黑客帝国》系列
现在“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很多人已经能认同政府、行业、公司等组织应该做出改变甚至自我颠覆求得更好生存。
但作为人类社会里最基本的单元,很多人本身却是被动地卷进新的生存环境、被动地享受着新玩法、被动地应对竞争,对新的游戏规则缺乏自主层面的敏感。其实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而普适的战略就是“互联网+人”。
随便举个例子:
做互联网产品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微博上的“纯银v”,产品大神,曾是网易产品总监。他说自己创业蝉游记的时候从来没有为招聘发过愁,这对创业者来说可能是最重要也最难的事。他几乎所有招聘都在微博完成,每次发布都能收到很多高质量的应聘。换个角度看,假设我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想找一家靠谱的公司工作,当我面对纯银v的时候,面对的不是我在招聘网站投完简历后坐在面前那陌生的面试官,而是一位具备生动履历、趣味生活细节、很多次对各种产品和行业动态点评、输出着很多产品真知灼见、带着一群活跃产品粉丝探索互联网的综合体,他在互联网上是永生的,跨越时间和空间。在中国跟纯银v一样厉害的人和团队可能有一打,但我很大概率是会选择他。更残酷的是,其他“不互联网+”同Level大神很可能根本没机会被我知道。相信创业者找投资也是同理。
再举个例子:
假设我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想找一家靠谱的公司工作。如果我交付给公司的是一纸简历,那一定会发现跟我同样水平的产品经理已经堆了一叠简历在面试官前面,然后进入残酷的拼杀阶段。如果我交付给公司的除了简历,还有我不同时间段发表的业务总结,有我持续更新的生活细节、工作习惯、价值观,有我发起或参与的依靠互联网群体力量建设的某个项目,我甚至可以直接联系到用人部门指定要某个职位,我给到面试官的是一个鲜活形象,相信更能帮他做决策。更有意思的是,当这一切数据化在互联网上永生时,可能根本就不用找工作,很多机会反而主动连接到我。
这都是很小的实践,但对个人而言已经足够带来很大的收益。把这些理念应用于规模更大的项目,一定能撬动巨大的社会群体和能量,所以我会认为贾跃亭是真正的生态领袖、董明珠是真心要做自媒体、Papi酱真的值1个亿,未来成功与否我不知道,但他们在路上。
思维是超越时代的,这种群体连接思维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东西,它一直都是很高效的生存技能。美元上印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因为开办报社在城市里获得了可观的声量和影响力,他利用影响力号召人民联合成为群体,完成了组建消防队、路灯、道路清洁、大学建设等公共事业,每个人只付出一点,但每个人都收获巨大,这是典型的互联网大V能做的事。
参考阅读:《富兰克林自传》
这种“特权”在以往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能力拥有,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广泛连接让每个人都更容易获得这个“特权”。在高度竞争的场合里甚至成为基本的生存技能,你不连,总有人抢着先连,结果是要么连,要么“死”。
我想再一次啰嗦“互联网+人”的几个环节:
1、通过网络高效地搜索信息。当我们踏进一个新领域,互联网能让我们快速找到这个领域最好的书籍、最权威的人,能让我们了解最实时的进展、找到最合适的机会。搜索是这个时代的入门级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搜索引擎、百科、微博、各类型的社区小组,使用各种关键字、关键人物等搜索方式,但最核心的要素是搜索意识,能否从一个非常细小的元素触发,通过各种方法组合和尝试,层层推进,汇集成规模宏大的数据资料库,再经过梳理提炼化繁为简,形成属于自己的答案。
2、有意识地让自己数据化,让外界可连接。互联网会帮我们打上时间戳,过去不会消失,未来可被检索。实际上,不管有意无意,我们的数据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被上传到网络,构成虚拟却真实的自己,带着自主意识可以让这个形象更全面更美好,更符合自己的生存需要。
执行上讲,如果数据化仅发生在微信朋友圈,那几乎是无效的,因为是封闭的朋友圈来自于线下关系沉淀,并不具备太强的联网属性(微信公众号倒是一个选择,可以被检索,但也称不上是多好的选择。因为没有开放的社区,普通人运营公众号如果不主动往外界推广,只是转发到自己朋友圈带来的扩散极其有限)。
3、撬动群体能量,专业一点的说法有“共享经济”之类的东西。我有一项理想或兴趣,因为互联网的广泛而便捷,可以很快地发起一群具有同样追求的人,大家组成网络,每个人只付出一点,但每个人都收获巨大。这项事情有一个重要特征:具有明显的网络规模效应。再专业再努力的编辑团队做百科全书,也比不上千万用户每个人奉献一点内容的维基;拥有再多买手的电商平台,也做不出社区型电商千万用户群体在内容上的贡献。对于发起者来说,1个人就是1支队伍。
做了以上三点的人,我们再看过去,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罗振宇是也:他不会死,在互联网上永远存在;他无视空间,网络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留下痕迹;他是一个群体,能做成个人不可能做到的事。罗辑思维最近发布了一个项目:雕爷成为马云湖畔大学的学员了,于是用众筹的方式提前销售自己的学习笔记,收了几十个人的钱和压力,生产力妥妥上了一个层次,笔记最终带来的收入会返还一部分给参与众筹者(具体规则会更复杂一些,详见罗辑思维公众号)。最重要的是:因果颠倒,先成功再做事,这样子的项目,让雕爷做成事情获得利益,让群体每个人收获学识与金钱,让社会整体减少投入失败带来的资源损耗,罗振宇成为这一切的枢纽。为什么不得不拿罗振宇开涮,因为他是中国社会里,在这个时代更替节点、在“互联网+人”这项事情上,一个最典型的代表,谁来讨论都绕不开。
似乎越说越庞大悬乎了,收一把谈回普通人。我们不一定都会成为网红,动辄融资上千万,但只要有真正的搜索意识、有把自己数据化的意识,就会比同样水平的人多出了很多机会。我的实践里,有收获了更搭调的朋友、有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有与公司各部门同学建立共识更高效地推进项目、有获得行业大号的文章转载邀请,有通过小兴趣圈子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基本只差收获一个心有灵犀的女朋友了。虽然现在的我很微弱,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意识到“互联网+人”的力量,并且进入了主动学习和实践的正向循环。“互联网+”不只是国家和公司的事情,不如从用回微博、找到自己的兴趣社区,或开个公众号开始先颠覆自己吧。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