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P2P行业当前呈现出的资产端下沉趋势,根本原因也是为了缓解资产开发困境,告别单一化的信贷资产开发,为接下来的资产竞争奠定良好开局。
对于中国人而言,过了农历春节就算是真正完成了辞旧迎新。而今伴随着春节的远去,资产端作为多数P2P风险事件的源头,其质量的优劣甚至决定着P2P平台的存活与否,在政策的强压之下,能不能也实现真正的“辞旧迎新”,迎来新的发展?
过去:80%的P2P风险源于资产端
纵观以往的P2P行业各色各样的风险事件,其背后源头大抵都是同一个,即资产端,这道命门一旦失控,便会导致P2P平台出现急速的连锁反应,从资产端到资金端的整条生态链条都会受到影响。
通常情况下,资产端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资产本身的信贷风险,包括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逾期、坏账等风险,这类风险是信贷市场难以杜绝的,银行每年都要承受至少1%的坏账率,更别说P2P行业了,也只能通过加强风控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另一方面是平台的主动性风险,最常见的是虚设项目的自融风险、非法挪用资金引起的资金链断裂风险、拆标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等。以2015年几个著名的“大雷”为例,里外贷、盛融在线、EZB等多家大平台在爆雷之后,均被披露平台存在自融行为。
其中资产质量的好坏更是决定着P2P资产端能否良好发展。众所周知P2P行业面对的是次级借贷市场,资产质量整体低下,这种先天不足迫使P2P平台只能在风控上发力,借助风控手段来提高优质资产的获得率。然而事不遂人愿,P2P行业不论是风控水平还是人员的专业度,都逊色于传统金融机构。因此,在资产质量低下和风控水平羸弱的双重挤压下,P2P行业的真实坏账率远高于银行,而逾期借款更是稀松平常。
现在:P2P行业进入资产为王时代
P2P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以流量为核心的跑马圈地阶段,中后期则是以资产端为导向的资产竞争阶段。随着监管趋紧,行业回归理性,核心的资产开发能力也将取代粗暴的流量猎取能力、虚假的品牌包装能力,引领行业进入新的竞争时代。
首先,P2P平台依靠流量来实现快速扩张,等同于积聚风险。早期P2P平台站稳脚跟的办法就是通过大规模引流来获客,这种模式虽然能帮助平台短期积聚人气,但其弊端在于平台无法依靠流量来建立竞争力,流量即烧钱,平台流量的多寡与其产品优劣、模式好坏几乎不存在直接联系。这种规则越是泛滥,越是会误导平台不惜用高成本开发市场、低成本开发资产,最终平台规模越做越大,资产质量却越来越差。
其次,媒体公信力下降,平台无法再通过自我包装来忽悠用户。在布满信任泥潭的P2P行业中,投资人普遍看重传统媒体对P2P行业的态度。但伴随着越来越多知名平台爆发风险,我们发现这些平台曾经都活跃在电视媒体上,享受着媒体的信用背书。如今这些平台相继倒塌,也算是给投资人敲响了警钟——被过度美化的平台极可能是“败絮其中”,至此媒体的公信力也一落千丈。基于这种前提,今后投资人对平台的审视也将由外表转向内在,那么平台加速建立核心竞争力、培养优质资产开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未来:如何丰富并发展资产端是P2P行业的新诉求
诚如上文所说,P2P行业已经正式迈入了资产为王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行业竞争格局将围绕“资产”为核心诉求来分化。但与此同时,混乱不堪的P2P原始资产市场却很难满足整个行业的新诉求。这种混乱,一方面是体现在传统个体信贷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项目风险性远大于其他资产;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行业对存量优质资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优质资产的稀缺性。由此可见,在资产差、资产荒的现状下,P2P行业的资产端竞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满足资产发展诉求,就不得不先满足资产开发诉求。
第一,引入海外优质资产。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海外概念称得上是P2P行业的热潮之一,伴随着宜信布局海外财富管理市场、陆金所宣布与全球知名P2P平台合作、点融网的巨额海外融资、新联在线获得新加坡地产集团注资等事件,还一度成为P2P行业最受关注的发展概念。P2P行业与海外资产结合,一方面能够获得海外资本的扶持与荫庇,缓解行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联姻海外也是P2P平台大力发展资产端的契机之一,平台能够借助海外企业在海外地区的资源配置能力及品牌影响力,来接触当地优质资产,并通过跨境投融的形式引入国内,进一步丰富平台资产端,改善当前行业的资产疲疾现象。
第二,发展P2P模式外的衍生资产。P2P之外的衍生模式是以广义的P2P概念为基础衍生出的细化模式,P2N、P2B、P2C、P2G是当前P2P行业较为主流的四大衍生模式。而从资产的风险类型来看,又以P2G模式为最优。P2G模式主要是指平台为具有政府信用介入的项目提供互联网融资服务,资产来源大多是政府直接投资项目、政府承担回购责任的投资项目、国企(央企)保理项目、国有金融机构债权回购项目等等。除了较早成立的投促金融是专门型P2G平台以外,近期有越来越多的P2P平台都开发了P2G业务,根据媒体报道,因海外概念而走红的新联在线也于近期发布了P2G产品,与传统P2G模式有所不同的是,该平台上线的国应通是P2G供应链金融产品,项目来源于政府、国企(央企)基础建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P2G模式的优势之所以越来越明显,首先是项目真实性有保证,P2P行业假标泛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或国企直接融资项目的真实性较高;其次是项目指向明确,资金直接流向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避免了资金用途不透明等情况的出现,例如上文提到的投促金融资金均用于包括道路、桥梁、保障房等城乡基础建设项目在内的地方民生基建工程,新联在线的P2G项目资金则用于政府重点建设工程供应链;最后是政府项目的还款能力普遍强于个人借款项目,通常情况下政府、国企(央企)的财政收入来源丰富,因此还款能力强,同时逾期成本较高,为避免政府信誉受损等恶劣影响,P2G项目违约的可能性较低。
第三,开发细分领域资产。所谓的细分领域,就是业务的精细化,P2P平台精细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开巨头,形成错位竞争,以此来降低生存成本,放大竞争优势。目前来看,P2P行业深入开发细分资产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错位业务开发,即开发特定领域资产,发展细分领域的优势,一方面是便于平台独立挖掘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建立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伴随着资产稀缺性的加剧,常规化的信贷资产开发成本水涨船高,再加上宏观经济下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放大了项目风险,因此平台为了突破这种危局,可以考虑转向细分领域。另一种是错位区域开发。国内P2P行业自发展以来,就习惯将国内一二线城市作为主战场,基于这种前提,那些不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的三四线城市、城乡、村镇等区域就略显冷清了。
但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一线城市的市场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下沉至三四线城镇地区,挖掘当地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而言,P2P行业当前呈现出的资产端下沉趋势,根本原因也是为了缓解资产开发困境,告别单一化的信贷资产开发,为接下来的资产竞争奠定良好开局。(flatzhen)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