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地方监管层已开始释放收紧信号。据媒体报道,上海、深圳等地已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平台注册,现存平台运作则不受影响。
澎湃新闻今日报道称:
从多家公司注册代理公司获悉,从2016年1月4日起,上海市工商局就已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这些注册代理公司称,只要是经营范围里有“金融”、“外包”等字眼的注册,都无法得到批准。
另外,本周稍早《证券时报》称, 深圳的新增互联网金融平台注册已被叫停。其向业内人士核实称,自2016年1月1日起,深圳市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短期内恐怕难重启。其中,名称行业用语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不再核准,经营范围表述为“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等也不再核准。
地方收紧P2P监管的一大背景是:近期P2P行业风险频发。据网贷之家数据,去年12月P2P新增问题平台106家,其中跑路型问题平台占比达到52.83%。截至2015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858家,其中累计问题平台为1263家。
去年年底,一则关于行业“大黑马”e租宝因涉嫌违法经营而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报道,更惊动了整个P2P圈子。
国家层面已于去年年底下发新的P2P监管规定(即上文提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不得自身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
澎湃新闻援引分析人士称,各地暂停注册可能只是第一步,因为上述网贷管理办法列出了12条红线,并明确正式实施后会给现有平台18个月的过渡期。地 方金融办在暂停注册后,可能就要提前展开摸底整顿,当地方监管意见出台后,就会放开注册,毕竟中央都明确是备案制,重点是要合规。
除上海、深圳外,其他一些地区也收紧了P2P监管。据央广网报道,去年12月29日,重庆市金融办出台《关于加强个体网络借贷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监管的审慎态度,对P2P平台严格予以控制,同时表示,没有正式审批设立个体网络借贷机构。此外,北京的金融监管机构也明确要控制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