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互联网彩票第一股”的鸿博股份(002229.SZ)在主营业务被叫停后,再次与互联网扯上了关系。
8月25日晚间,鸿博股份公告,公司拟收购一家位于国内的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公司的控股权,目前公司已就收购事项与标的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签署了《保密协议》,公司聘请的中介机构近期将对标的公司进行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尽职调查。经公司初步核查,本次收购事项属于须经股东大会审议的重大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界面新闻记者从公司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收购标的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广告,与公司主营的彩票业务无关,收购目的是拓展多种业务,有利于公司基本面。
8月24日,鸿博股份发布半年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为3.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78.49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下滑136.81%。公司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彩票无纸化代购业务于2015年2月25日起暂停,导致2015年1-6月代销费用收入及净利润下降。
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总局关于切实落实彩票资金专项审计意见加强体育彩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受该通知以及财政部、民政部和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影响,部分省级彩票管理中心暂停接受互联网彩票销售订单。
鸿博股份当时发布的《关于公司暂停无纸化彩票代购业务的公告》显示,公司无纸化彩票代购业务产生的净利润占2013年和2014年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比例分别为22.58%、78.13%(未经审计)。显然,互联网彩票业务在2014年起已成为鸿博股份的首要利润来源。
中国彩票行业沙龙创始人苏国京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互联网彩票被叫停至今,监管部门的规范、实施细则仍未出台,一些业内企业可能担心未来申请代售资质会很困难,所以纷纷开始转型。鸿博股份此前并未得到财政部授权,因此只能说是一直在炒网彩概念。
鸿博股份对此回应称,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彩票,规范出台后会申请相关许可,不会因转型放弃现有业务。
2014年11月,审计署对18省彩票资金进行审计。在审计彩票资金的过程中,审计署发现一些省市机构的部分彩票资金被违规挪用,并流向了互联网售彩公司,在延伸调查中发现,之所以存在该问题,并非个别机构和企业的行为,而是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潜规则和竞争体系,且其中个别公司还存在私彩问题。
2015年3月,财政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工信部、民政部、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银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未经财政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开展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至今在网上搜索彩票、互联网彩票等字眼,仍会出现警示:“应主管部门要求,当前各彩票网站均暂停售彩,已售出彩票兑奖不受影响。购买彩票建议您查询附近的实体网点。”
苏国京认为,未来互联网彩票的业态可能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准入门槛很高,对资质有各种限定,相应许可可能只在一定范围发放;二是建立一种标准化模式,由中央系统统一管控,类似12306,只提供代销资质和接口,让网彩销售不仅仅是为了“讲故事”。当然,由于网彩销售的复杂性,相关意见和建议依然处于商榷阶段,没有时间表。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也提醒,国内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容易盲目关注概念相关股,未来企业能否受益于互联网彩票的放开还取决于牌照的取得与否。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