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结算、在线支付、自动到帐、自动上货、网购批发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 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服务热线:400-6966-014 咨询
网站首页软件购买软件动态软件下载常见问题全网推广合作商招贤纳士关于我们媒体报道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we0546.com
  • 邮箱:414787450@qq.com
  • 电话:4006966014
  •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首页新闻中心  
     
    网商银行推出发票贷:扫发票得贷款,额度平均涨3倍
    来源:转载 点击数:936次 更新时间:2019/9/20 16:48:27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小微企业用支付宝扫一扫增值税发票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得贷款了。

      9月19日,网商银行在全国9省(广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陕西)上线了发票贷,小微企业用支付宝扫发票即可获得贷款,并计划在年内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国。

      具体来说,小微企业用支付宝“扫一扫”增值税发票左上角的二维码,授权提供自己过往的税务信息后,就可以查询自己在网商银行的贷款额度,额度测算过程仅需一两分钟,如需取用,资金可在1秒钟到达。

      在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看来,对没有线下网点的网商银行来说,每张发票可以成为线下触达用户的智能柜台。

      网商银行方面表示,凭借打通税务信息和多项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为9省超3000万小微创业者提供全新的贷款支持,并让他们的贷款额度平均大涨3倍。有优秀税务记录的小微企业,在授权并提供税务信息后,额度上涨尤其剧烈,平均可上涨8-10倍。

      这背后是网商银行打通税务信息,引入阿里系之外的信息源。背靠阿里的网商银行,过往最主要的风控依据都来自阿里系,但这些没有办法反映小微企业的经营与信用全貌。

      也就是说,

      发票贷推出后,即使一个小微商户以前没有在阿里体系内沉淀数据,也可以从网商银行获得贷款。

      网商银行也期望通过这一业务将自己的小微企业服务数量再上一个等级。目前网商银行累计服务1700万小微商家及个人经营者。

      比如一个商家并非淘宝卖家,也不是支付宝活跃商家,以往网商银行很难识别其经营状况,但是,在打通税务等等阿里系之外的信息后,网商银行就可以对其进行信贷服务,这将大幅度拓展网商银行的小微企业用户面积。而且对用户信用画像更为完整后,也让银行方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

      “过去用支付宝体系里数据给客户做贷款,客户可能很多收单业务是在微信上做的,支付宝数据只是一部分,但通过发票数据以及其他的经营数据,可以比较全量的去观察这个客户整体的经营行为,给客户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画像,所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客户的信用,我们也就可以据此给客户更高的授信额度,更低的利率,这个利率是风险对价,既包括资金风本,也包括风险成本和经营成本。”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资金来源上,金晓龙表示,发票贷将采取联合贷款的方式发放,他透露,截止到目前网商银行已经和482家金融机构合作。

      随着业务的扩张,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质量问题,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并不担忧。

      “总体上来讲,我们也观察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整个小微客群的风险有一些缓慢上升的态势,不过在我们银行里的表现,现在这个趋势已经被遏制走平了,从今年前几个月的经营情况来看,网商银行的资产回报率、资本回报率,包括拨备都是非常健康稳定的状态。”金晓龙表示。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工信部:VPN相关规定不会影响国外内企业合规开展业务 下一篇:网上投简历掉信息泄露陷阱 谁在售卖网络求职者简历
     

      友情链接
    腾讯企业QQ招商银行金山360工商银行支付宝财付通
    快递查询东营招聘网绿色软件下载软件盒子天空下载西西软件园太平洋电脑网天极下载多多软件站
    好特下载飞翔下载泡泡网下载ECSHOP非凡软件站ZOL分流下硅谷动力豆豆网it168下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 2010 Powered By Zhirui Ver 3.6.5 鲁ICP备13019314号
    邮件:414787450@qq.com 电话:4006966014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法律顾问: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