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哪吒》票房破24亿:业绩飙升市值平, 电影公司股价丧失想象力?
“在宏观经济下行时,对娱乐行业是会有影响。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有同步效应,但在第二阶段,口红效应可能会显现。”有券商报告如此分析说。
《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继续创纪录中。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票房数据,截至5日18:00,《哪吒》票房达到24.54亿元,荣登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并超越《捉妖记》(24.40亿),进入内地票房总榜前十。
随《哪吒》成为焦点的,还有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SZ),其在公告中表示,截至7月29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目前为票房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2.03亿至2.43亿元间(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光线传媒预计盈利8500 万元—1.05亿元,同比下滑95.02%—95.97%。
业绩飙升下,光线传媒市值涨幅有限。Wind显示,从7月26日(《哪吒》上映日)—8月5日,光线股价历经短暂起伏,最终维持在原点附近,5日报收8.67元,跌幅4.83%。
投资人用行动投票,背后是冷淡大市。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票房收入311.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7%,更严峻的问题是,观影人次下跌,2019年上半年观影人次8.08亿,相比2018年同期减少了10.3%。一改多年高增长局面。
细分到上市公司,亦不乐观。华谊兄弟(300027.SZ)预计上半年亏损3.2亿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2.77亿元。北京文化(000802.SZ)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800万至6800万元,同比下降208.51%-253.72%。
这种情况,电影公司增量在哪,成为行业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单从票房上讲这两年的增长有所放缓,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都不应仅仅通过票房来衡量,美国影片票房占整个市场的比例是30%,其他的是版权销售、授权、衍生品等。我们现在还是80%~90%来自票房。西方传媒集团的模式是中国影视行业未来的走向。”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在2017年投资者关系活动上称。
但问题是,内容本身不值钱。“各方面都在压低动画片价格,从电视台时代到视频平台时代,导致我们必须要去找赞助,结果是内容被迫越来越‘商业化’,直到现在也没找到合理商业化路径。创意越来越不值钱,渠道最大。”有知名院线动画片导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洪泰大文娱产业基金合伙人金城也直言,国内的版权保护也有待优化。“更大的问题,在于产业整合,特别是人的整合。”他对记者说。
这种情况下,王长田认为,光线传媒下一个增量还是在内容与投资。“一方面是公司核心业务的增长,公司对此很有信心,目前项目储备较多,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都在提升。在没有爆款的情况下,公司业务希望能保持稳定增长,遇到爆款就可能迎来业绩的爆发。另外一方面是投资业务,但公司的投资业务并非只是获取投资收益,更多会考虑跟公司业务的相关性等。”他在最近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事实上,投资猫眼和新丽传媒,均给光线带来不菲收益,并助其相当体面地渡过此前产业寒冬。
当然,光线路径也有争议。“光线靠投资拉业绩,这在行业不具有样本意义,更多和王长田本人相关。”多位分析师持类似观点。
王长田看到了希望。“在宏观经济下行时,对娱乐行业是会有影响。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有同步效应,但在第二阶段,口红效应可能会显现。在市场困难的情况下,将推动集中度的提升。”他道。
有人加码,就有人在撤退。多位投资人告诉记者,已不再投内容公司。“完全看不清”成主要观点。
“虽然一个爆款确实很挣钱,但至少我看不出电影产业这几年想象力在哪,正在准备转行。”有电影上市公司中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