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结算、在线支付、自动到帐、自动上货、网购批发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 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服务热线:400-6966-014 咨询
网站首页软件购买软件动态软件下载常见问题全网推广合作商招贤纳士关于我们媒体报道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we0546.com
  • 邮箱:414787450@qq.com
  • 电话:4006966014
  •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首页新闻中心  
     
    大数据变现捷径? 互联网流量巨头纷纷涉足信贷业务
    来源:转载 点击数:1084次 更新时间:2018/7/11 17:13:41

     作者:魏倩

      在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高喊“去金融化”的同时,另一些互联网公司却在逆势“染指”金融业务。

      近日,今日头条在其App中上线“放心借”贷款产品,正式踏足金融领域。今年以来,滴滴打车、共享单车ofo等互联网公司先后涉足消费信贷业务,干起了导流的活。

      在业内看来,流量平台收取服务费,变现流量;而资金方持牌金融机构或者网贷机构,则获得贷款用户。双方在合规的前提下合作,是一个双赢的业务模式。不过,在金融强监管的环境下“入场”,变数恐怕少不了。

      流量巨头纷涉金融业务

      以信息流业务起家的今日头条,早有涉足金融业务的心思。去年9月,市场就不断传出其在组建金融团队,暗中广泛布局金融业务。不过直到现在,才悄无声息地为部分用户推出贷款产品——“放心借”。

      根据产品介绍显示,“放心借”最高可借款额度为20万元,日利率低至0.03%起,按日计息。该产品定位为一个“提供个人消费借款服务的技术服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推荐“高额低息”的正规持牌金融机构。该平台现有合作机构分别是中银消费金融、南京银行和新网银行。

      这与之前滴滴打车推出的现金贷产品运作方式如出一辙:只干导流和技术服务的活,帮助金融机构在前端获客,而贷中、贷后等环节则归属金融机构。

      实际上,小额信贷产品已经成为流量巨头的标配。近两年来,除了BATJ之外,饿了么、美团、小米、携程等互联网公司都将触角伸至现金贷业务,大举涌入消费金融领域。

      但是,这一业务模式与2017年监管整顿的助贷模式有了显著不同。以往的助贷有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持牌金融机构将风控、催收等核心环节外包给平台;二是平台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三是平台与资金方分别收取费率。

      以前那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现金贷的爆发式增长,但也滋生出共债、暴力催收等风险。在去年监管部门整治现金贷业务的行动中,这种模式被定性为违规。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这几个流量巨头平台是做引流,属于流量变现,并不涉及消费金融的核心环节,也不承担行业风险和监管风险。

      大数据变现捷径?

      概括来说,如今的模式就是由流量平台负责前端导流获客,而背后的持牌金融机构负责放贷。

      对于这些流量平台而言,手握大量用户数据,一个现实考虑就是如何将这些数据尽快变现,相较而言,金融业务或许是一条最佳捷径。

      据今日头条一份融资材料显示,2017年7月末,其日活用户数约为1.2亿,假如有1000万用户借钱,平均每个用户借款5000元,今日头条就能帮助放贷500亿元,按照行业2%至4%的服务费率来算,今日头条可以赚10亿元至20亿元。有公开数据显示,今日头条2017年广告收入为150亿元。业内测算,参考百度广告18%的利润率,可估算出今日头条去年净利润大概为27亿元。如此来看,信贷业务收入非常可观。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些流量巨头都看中了金融业务,一头扎向最容易进入的消费金融业务。不仅如此,这些巨头还对小贷、保险经纪、支付等各种金融牌照十分向往,暗里都有广泛布局。

      当然,对于持牌金融机构,尤其是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也有十足的动力——可以批量获客,弥补获客短板。上证报从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悉,其获客渠道主要是中国联通阿里京东这样的流量平台。

      不过,从今年金融强监管的大势来看,消费金融行业整体迎来拐点,近期已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人士透露,今年业务量可能会大幅收缩。而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也表态要淡化金融属性,从服务C端转向B端。此时再“入场”,恐怕变数多了不少,仅是获客转化可能就不如以前了。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不再提供免费“面包” 银行系App获利 下一篇:Google Pay推出更新:支持P2P支付和卡券功能
     

      友情链接
    腾讯企业QQ招商银行金山360工商银行支付宝财付通
    快递查询东营招聘网绿色软件下载软件盒子天空下载西西软件园太平洋电脑网天极下载多多软件站
    好特下载飞翔下载泡泡网下载ECSHOP非凡软件站ZOL分流下硅谷动力豆豆网it168下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 2010 Powered By Zhirui Ver 3.6.5 鲁ICP备13019314号
    邮件:414787450@qq.com 电话:4006966014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法律顾问: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