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址:www.we0546.com邮箱:414787450@qq.com电话:4006966014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
|
|
|
|
|
北京日报:“网络暴徒”必须受到应有惩罚 | 来源:转载 点击数:930次 更新时间:2018/6/27 17:26:12 |
来源:北京日报
因摔死咬人小狗便遭遇“死亡威胁”,结果家不能回、店不能开、孩子学不能上,妻子崩溃之下竟割腕自杀“以偿狗命”……最近曝光的这起“人肉”事件,观来让人不寒而栗。
“人肉搜索”,现在似乎已是网络生活的一种日常,而引爆矛盾的冲突点越来越多,比如是否爱狗、如何爱狗,等等。而无论对人对事,一言不合就“人肉”,就诉诸网络暴力,进行猛烈的道德炮轰,成为一些人网络表达的常态。但凡出现舆论争议点,他们便“杀气腾腾”,不问青红皂白先给别人贴上“人渣”“绿茶婊”等标签。在标签的裹挟下,堂而皇之发动“人肉”把对方隐私信息“昭告天下”,鼓动众人集体“暴锤”,搅得当事者不得安宁,竟成为一些人眼中的“胜利”。
放大网络戾气、纵容网络暴力,“人肉搜索”这种暴戾的浪潮,几乎可以瞬间吞噬掉一个毫无防备的人。特别是随着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人肉”早已不是在这头敲敲键盘谩骂几句那么简单,其杀伤力甚至可以对当事人“一剑封喉”。就拿这次“摔狗”事件来说,被扒得体无完肤的饭店老板一家人除了精神遭受严重创伤,正常生活经营也因骚扰破坏陷入绝境;在前不久引发巨大争议的“直播自杀”事件中,花季少女本来打算鼓起勇气重新生活,却终因无法忍受从小到大经历全被“示众”的压力二次自杀而亡……正如电影《无形杀》所演,“人肉搜索”就像一把利器,兵不血刃却杀人于无形。
“人肉搜索”的社会破坏力日益显现,因之而起的生命悲剧屡屡发生,我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放任自流。有专家直言,“人肉搜索”之所以如脱缰野马,很大程度就在于网民的话语权利与话语责任严重不匹配。在群体匿名性和法不责众的心理预期下,很多键盘侠借机发泄情绪,“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攻击他人。目前,《刑法修正案(七)》《网络安全法》等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已不断健全,但由于网络追本溯源难、涉及责任主体多、侵权证据难以确定等原因,很多突破法律底线的“网络暴徒”并未受到应有惩罚。要想彻底刹住这股歪风,还需进一步细化相关法规、加大惩戒力度。
任由互联网上的恶之花野蛮生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其受害者。除了法律跟进,大家也要自觉行动起来。凡事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跟风谩骂,善待他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就有足够的强大来抵抗寒流和恶意。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To B支付行业格局重写 金融科技赋能成为关键着力点 下一篇:Twitter打击僵尸号:要新用户提供邮箱地址或电话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