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结算、在线支付、自动到帐、自动上货、网购批发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 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服务热线:400-6966-014 咨询
网站首页软件购买软件动态软件下载常见问题全网推广合作商招贤纳士关于我们媒体报道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we0546.com
  • 邮箱:414787450@qq.com
  • 电话:4006966014
  •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首页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调查:恶搞、涉黄,警惕短视频沦为低俗秀
    来源:转载 点击数:1039次 更新时间:2018/3/29 15:57:43

      原标题:警惕!短视频沦为“低俗秀”

      人民日报 钱一彬 王洲

      日前,湖北武汉一位网友因模仿热门短视频中的高难度翻跟头动作,不慎将两岁女儿摔伤,导致女童脊髓严重受损,引发社会热议;湖南益阳两名短视频平台主播为拍摄短视频,公然爬上一辆正在巡逻执勤的警车踩踏“耍酷”,最后以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拘留;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位衣着暴露女性以不雅动作挑逗男性的视频,竟然已有近3万次点赞量。

      盲目模仿、恶搞低俗、内容涉黄……渐成网络新宠的短视频,日渐暴露其良莠并存的内容生态现状。不少网友吐槽:“恶趣味怎么就成了‘香饽饽’?”

      一项调查显示,有49.1%的受访者每天花费半小时以上浏览短视频,而有66.3%的受访者表示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拍摄的短视频。用户逐渐从围观走向参与,内容却泥沙俱下。平台如何加强审核把关取精去糙,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考题。

      低俗流行打破价值标准

      调查显示,搞笑有趣和消磨时间是受访者认为短视频能够吸引大众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短视频内容生产者为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走上低俗歪路。有的以生吃猪肉、大口喝酒等行为博人眼球,频频在画面中高呼“请点赞”;有的打着表演才艺的幌子,借助夸张妆容或奇装异服迎合猎奇心理;有的夹杂“荤段子”,以色情露骨内容打起擦边球。不少网友吐槽,一些短视频平台已沦为低俗秀场。

      “作为网络文化的产物,短视频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内容形态两种特征,迎合了受众填补闲暇时间的需求或获取感官刺激的心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认为,一些用户追求感官冲击,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低俗内容的传播空间,“但短视频内容仍需要以符合法律规定、尊重公序良俗为底线。”

      《2017-2018年中国短视频产业趋势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2.4亿,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达3.53亿。一些短视频平台为吸引用户参与还新增了编辑背景音乐和视频特效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

      打开某短视频App,在一个名为“恶搞”的话题标签下,从在同伴食物中添加异物到趁人熟睡搞恶作剧,从恐吓路人到蓄意破坏他人财物,相关视频中不乏恶搞模仿内容。页面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600人参与并上传视频,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回复:“这个玩得太过了”“太惊悚了”。

      “‘低俗流行’现象,会混淆网络平台应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部分用户对低俗内容争相模仿导致其流行和广泛传播,一方面与主流流行文化背离,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用户形成“低俗即流行”的错误认知和价值判断。

      平台监管不能掩耳盗铃

      桌上摆满四处散落的啤酒瓶,两名酗酒男子频频对饮,场面混乱……在某平台的这条短视频中,两名醉酒男子动作失态、言语含糊。然而数据显示,该视频播放量已超过64万次。

      “为什么有时打开App,总会在明显位置看到一些低俗内容?”不少网友对一些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和分发机制提出质疑。

      为何低俗违规内容反成热门?“算法中立和机器推荐,不应成为个别短视频平台推脱审核和把关责任的借口和理由。”朱巍表示,“低俗传播”现象背后,是一些短视频平台对其算法推荐和分发机制缺少应有重视。“平台要为热门推荐的视频作品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内容推荐必须考虑社会影响,不能满足于‘掩耳盗铃’式的传统监管模式,放任低俗违规内容传播。”

      构筑良性内容生态,平台理应有所作为。去年11月,短视频平台快手与浙江大学达成合作研究协议,合作定制“内容管理操作手册”,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投入实际运营,以完善平台内容管理的伦理规约,维护平台社区秩序。

      目前,多数短视频平台明确规定不得散布色情、淫秽、暴力或教唆犯罪等内容,否则将对上传者进行封禁处理。还有一些平台通过建立自律委员会、允许用户剔除相似内容视频等方式,加强内容整治。

      平台要自查,监管者也不应缺位。“整治低俗内容,不能仅仅是平台把关审核被动‘救火’,监管部门要主动治理、防患未然。”常江认为,目前娱乐类短视频仍存有灰色地带和监管盲区。监管部门应当尽快完善针对网络内容管理和内容生产者的相关法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惩戒机制,形成对不良低俗以及违法违规内容上传者的威慑效应。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快手回应“未成年人半裸镜头”:系保护隐私意识不够 下一篇:英媒:Facebook泄露数据目前仍未被删除
     

      友情链接
    腾讯企业QQ招商银行金山360工商银行支付宝财付通
    快递查询东营招聘网绿色软件下载软件盒子天空下载西西软件园太平洋电脑网天极下载多多软件站
    好特下载飞翔下载泡泡网下载ECSHOP非凡软件站ZOL分流下硅谷动力豆豆网it168下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 2010 Powered By Zhirui Ver 3.6.5 鲁ICP备13019314号
    邮件:414787450@qq.com 电话:4006966014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法律顾问: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