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结算、在线支付、自动到帐、自动上货、网购批发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 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服务热线:400-6966-014 咨询
网站首页软件购买软件动态软件下载常见问题全网推广合作商招贤纳士关于我们媒体报道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we0546.com
  • 邮箱:414787450@qq.com
  • 电话:4006966014
  •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首页新闻中心  
     
    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下发 多头借贷乱象有望被遏制
    来源:转载 点击数:811次 更新时间:2018/2/27 17:20:42

      “多头借贷”乱象有望被遏制

      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下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获得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俗称“信联”。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信联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北京华道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主要在银、证、保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其中,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其余8家机构分别持股8%。

      信联成立后,将最大限度补全央行征信中心缺少的个人信用信息,能有效遏制多头借贷乱象。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目前能够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权威机构,主要是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服务对象为传统金融机构。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央行征信中心有征信记录的自然人只有3.9亿,占总人口数不到30%。

      “央行征信中心没有将互联网借贷平台纳入征信体系,且各家互联网借贷机构均把信息看成自己的核心资产,不愿拿出来共享,这就造成了信息孤岛,给予借贷人可乘之机。如果有人在某平台借款不还,却不会在央行征信中心留下记录,依然可以在其他多个平台进行借贷。”黄震表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可能助长借款人过度多头借贷,带来骗贷、坏账等高风险。

      而信联的出现,可以把芝麻信用等8家股东机构及更多互联网机构的征信信息整合起来,覆盖掉传统金融的征信盲点,形成一个庞大的征信数据库。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信联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网络小贷公司、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此外,还包括从事反欺诈等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这就纳入了大量央行征信中心不能覆盖到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将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息分割问题。

      同时,信联虽然主要采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但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同样开放,信贷数据可以供传统金融机构查询使用。这就意味着,以往想方设法躲避央行征信,钻空子不还贷款的“老赖”们,以后借钱恐怕没那么容易了。未来,用户一旦形成信用污点,不仅无法在别的网贷平台上借到钱,在银行机构贷款也成了难题,甚至还会影响个人就业、购房、购物、出行等各方面。可以预见的是,多头借贷、“拆东墙补西墙”就没那么容易了。

      虽然信联被寄予厚望,但多头借贷问题不会因信联的成立在短时间内就迎刃而解。黄震认为,信联效果如何还取决于其对数据的采集能力。“信联不具有强制各家机构接入数据的权力,将来大量机构的信息如何纳入信联的数据平台,目前也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共享也是信联面临的一大挑战。信用数据是各征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要让各机构自愿实现数据共享,不是件容易的事。明确各征信机构的利益分配,统一数据共享标准,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从业机构的数据上报和质量义务,是信联的当务之急。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工商总局:今年将实现对1千App和1千公众号广告的监测 下一篇:人民日报:和生活相融 大数据也可以有温度
     

      友情链接
    腾讯企业QQ招商银行金山360工商银行支付宝财付通
    快递查询东营招聘网绿色软件下载软件盒子天空下载西西软件园太平洋电脑网天极下载多多软件站
    好特下载飞翔下载泡泡网下载ECSHOP非凡软件站ZOL分流下硅谷动力豆豆网it168下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 2010 Powered By Zhirui Ver 3.6.5 鲁ICP备13019314号
    邮件:414787450@qq.com 电话:4006966014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法律顾问: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