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明年9月快速支付系统全面开通
黄蕾 胡艳明
851
2017-12-25
黄蕾 胡艳明
“香港金管局预计2018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统,该系统将是一个实时支付平台,无论是个人之间、个人对企业或企业之间的支付,一律实现全接通,到时候只需一个手机号码或电邮地址,便可以进行港元或人民币支付。”12月2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报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德霖说,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突破,金管局作为监管机构,将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把握银行与科技结合带来的机遇,协助银行业提升至更高层次,并且推动智慧银行建设。
智慧银行不是空概念
陈德霖表示,智慧银行不是空概念,金管局已制定并公布了七项新措施,推动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
七项措施包括推广“零售支付直接通”,并预计于明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统;在金融科技监管上,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升级版2.0。该版本相较于1.0,新增三项功能:设立金融科技监管聊天室;科技公司毋须经过银行,可直接通过聊天室与金管局沟通;金管局、证监会及保监局的沙盒会相互协调运作。
再者,引入“虚拟银行”概念。陈德霖说:“我们欢迎不管是银行还是非银行,进入香港市场,建立一个虚拟银行。”他同时表示,虚拟银行在申请上需要达到法律等对银行在资本、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并且基于它立足互联网科技的商业属性,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式要在科技上具有优势,这样才能在香港众多的传统银行竞争中存活和吸引到客户,金管局也才会考虑给予牌照。陈德霖认为,虚拟银行将有助于解决一些小户(存款、贷款、理财等额度相对较小的客户)的金融消费需求,对发展普惠金融将有正面帮助。
在加强与银行合作,促进银行发展方面,陈德霖指出金管局会推出“银行易”,成立相关专责小组,目的是与银行业合作,简化一些对客户数码银行体验可能会造成不便的监管要求;并且金管局会促进开放应用程式介面 (开放API),将制定开放API政策,促进开放API在银行业的发展及广泛应用。
在金融科技方面,陈德霖表示,将加强金融科技跨界合作,并且加大对金融科技研究和人才培训的投入力度。
打造快速支付系统
“目前很多支付系统,包括支付宝、PayPal等拥有支付牌照的和香港本地的小型支付系统,它们都在推广自己的业务,但是在跨系统、跨支付机构的转账支付上还不是很方便,因此快速支付系统,将使个人之间、个人对企业或企业之间的支付,一律实现全接通,到时候只需一个手机号码或电邮地址,便可以进行转拨。”陈德霖表示。
这个平台会向所有银行和储值支付工具(SVF)营业商开放。2016年金管局发出13张支付牌照,这13家机构包括内地的支付宝,WechatPay(微信支付),香港本地支付机构包括TNG电子钱包,八达通,国际上大型支付机构PayPal等。
在回答经济观察报记者提问时,陈德霖表示,香港市民平均有2.6张信用卡,平均每天的交易宗数是170万宗,一宗大约支付1000港币,因此香港市民使用信用卡是非常普遍的。同时,相较于内地数以亿计的支付用户规模,香港用户规模也有限,因此在香港拥有牌照的13家支付机构,需要采取差异化竞争。
陈德霖表示,目前一般支付牌照经营机构有六家,其他支付机构主要客户不是普通个人,而是向机构进行推广,比如旅行社。他提出,其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比较规模也相对较大,它们通过在菜市场、超市、连锁商店等地区的推广,已经发展得非常不错。
据了解,目前,十三家拥有支付牌照的机构共拥有4350万个账户,每天平均有1500万宗交易,交易金额为3.5亿。
2018年9月快速支付系统的开通,将实现个人、银行、支付机构的全接通,陈德霖认为此举也将使香港成为国际上少数能够实现跨系统支付的地区之一。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